原標題:一名老黨員的精神世界——追記北京衛(wèi)戍區(qū)某干休所離休干部周智夫
這是一份特殊的遺囑。
“熱烈祝賀習近平同志再次當選為黨的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祝賀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這必將使我們的黨和國家有更大更快的大發(fā)展?!?/p>
“悼念當年在戰(zhàn)斗中和我一起負傷和光榮犧牲的戰(zhàn)友!”
“關于我壽終喪事的辦理一切從簡,火化。不給干休所領導和兒女留下麻煩,不保留骨灰和空骨灰盒!”
“對黨知恩報恩,就涌泉相報,向黨交黨費拾貳萬元人民幣。這個錢由健在的老伴負責支付?!?/p>
3月28日清晨,遺囑的主人——北京衛(wèi)戍區(qū)某干休所離休干部周智夫溘然長逝。這份遺囑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的精神世界,讓世人看到一位94歲老黨員對信仰、忠誠和原則的堅守。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的今天”
走進北京北五環(huán)外周智夫生前居住的三居室,仿佛能看到時間的斷面。次臥放著上世紀60年代的立柜、70年代的木床,客廳放著80年代的折疊飯桌。這些有年代感的陳設默默向人們講述著主人的勤儉。
在用了數(shù)十年的衣柜里,最新的衣服是兒子周華去年給他買的3條短褲,直到去世也沒舍得穿;最時髦的是外孫周洵穿舊的棉服,他留下來自己穿;最被珍視的是一套穿了30多年的軍裝,雖然已經(jīng)褪色老舊,但凡隆重場合,周智夫都會交代家人把它熨得筆挺穿在身上。
主臥陽臺上擺放著一本記錄除伙食外日常開銷的“生活備忘錄”,小到幾塊錢的燈泡,大到上千元的電器開支,每一筆都記得很詳細。根據(jù)記錄,2009年至今周智夫平均每月開銷僅幾百元。
雖然對自己“摳門兒”,但他對別人卻經(jīng)??犊饽?。在上個世紀60年代生活困難時期,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資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擠出錢來資助6名親戚念完中學。
后輩們感到很納悶,老人的待遇很好,為啥舍不得花呢?周智夫對他們講:“我的工資是黨給的,留著以后有大用?!?/p>
“我想交一次特別的黨費?!比ツ?月,周智夫把一直照顧自己飲食起居的二女兒周衛(wèi)平拉到病床邊,鄭重地說。
晚年的周智夫疾病纏身,胃下垂、冠心病、雙耳聽力下降、壓縮性骨折……2016年以來,一年中有七八個月只能躺在床上靜養(yǎng)治療。周衛(wèi)平能感覺出來,父親已經(jīng)知道自己時日不多,迫切想要完成這件事情。
熟悉周智夫的人都知道,他對中國共產(chǎn)黨有著特殊的感情。1946年4月,22歲的周智夫任新四軍淮北七分區(qū)獨立四團二營四連支部書記,在安徽豪城外阻擊國民黨軍隊搶糧的戰(zhàn)斗中,一顆子彈打中他的左肩窩,貫通右肺,又打進一位戰(zhàn)友的小腿。
冒著彈雨、抬著擔架,戰(zhàn)友們把周智夫送到后方醫(yī)院,又7次帶他轉院治療。在當時極端簡陋的醫(yī)療條件下,他幸運地撿回一條命,但右側第六根肋骨摘除,右肺葉切除近三分之二,落下三等甲級傷殘。
“我活下來了,可那個戰(zhàn)友卻因為截肢傷口感染,犧牲了。很多戰(zhàn)友也在戰(zhàn)斗中犧牲了?!蹦切┝钊擞|目驚心的傷疤伴隨了周智夫一生,但真正讓他一生銘記的并非自己的傷疤,而是戰(zhàn)友的犧牲。
“當年戰(zhàn)爭環(huán)境那么惡劣,黨始終沒有丟下我。我現(xiàn)在這條命是黨給的,沒有黨就沒有我們這一家子?!边@位老兵經(jīng)常對家人感慨。
2017年11月1日,交黨費這個全家人都支持的決定寫進了周智夫的補充遺囑。那些日子,他越發(fā)頻繁地想起那場戰(zhàn)斗,想起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
然而,由于趕上干休所轉隸調整、兒女們忙于照料病重的父親,這筆黨費一直沒找到機會交給組織。因嚴重肺部感染住進重癥監(jiān)護室的周智夫,從昏迷中醒來就問:“我的事辦了嗎?”
終于,2018年1月18日,周智夫的兩個女兒代表父親,跟部隊領導一起把12萬元大額黨費鄭重交到中共中央組織部。病床上的周智夫看到黨費收據(jù)時非常激動,伸出了大拇指,并與女兒擊掌慶祝。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的今天?!边@位正在吸氧的老人吃力地說。
“他用一生詮釋什么叫忠誠”
走進周智夫的臥室,映入眼簾的是窗臺上的書籍、報刊,幾頁信紙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學習筆記,床頭柜上還有一個放大鏡。
從槍林彈雨的戰(zhàn)爭年代走來,周智夫一直將學習黨的理論作為進步之源。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周智夫因患嚴重骨質疏松癥,兩節(jié)胸椎、3節(jié)腰椎、1節(jié)骶椎壓縮性骨折。盡管如此,十九大召開當天,他仍讓家人把他抬到客廳,坐在輪椅上通過電視收看大會直播。
凡是干休所組織的集中學習他都積極參加,這個習慣保持了30多年。直到2016年5月的一天,上完黨課的周智夫留下來,吃力地向政委姜東軍請假:“我感覺身體越來越撐不住了,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參加黨課教育?!?/p>
在姜東軍印象里,這位干休所里年齡最大的老人總是弓著腰、拄著拐杖,由老伴攙著來上課?!凹词惯@樣他還要到教室來,聽完課還當面向組織請假,這樣一個老黨員的組織紀律觀念、精神境界,令我非常感動。”
實際上,嚴格遵守黨的紀律、“黨叫干啥就干啥”是周智夫恪守一生的信條。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所在的部隊打過長江后先后駐扎在南京、上海,不少戰(zhàn)友都留在了當?shù)毓ぷ?,可他卻接到了調往重慶炮校的命令……從上海到重慶,橫跨大半個中國,周智夫二話沒說,帶著妻子和4個未成年的孩子,拎著兩個竹編包就出發(fā)。
在重慶炮校工作11年,事業(yè)干得非常出色的周智夫原以為可以在重慶安家落戶,讓他始料未及的是,1968年6月,他接到去第二炮兵某基地醫(yī)院任職的命令,一家人又從重慶趕赴云南建水。
家越搬越遠,條件越搬越差。由于住房緊張,全家人借住在當?shù)乩相l(xiāng)家一座廢棄的房子里,生活十分艱苦。正當他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工作風生水起時,1970年5月,他又被調往第七機械工業(yè)部第七院擔任軍管會副主任,一家人又千里迢迢從云南搬往北京。
4次跨省調動、10余次部隊整編、20多次崗位變換。戰(zhàn)爭年代,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和平時期,黨叫干啥就干啥?!八靡簧忈屃耸裁唇兄艺\?!苯獤|軍說。
為后代留下寶貴精神財富
在干休所醫(yī)生劉梅芳的印象里,周智夫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每次去巡診,他都會笑瞇瞇地噓寒問暖,“春節(jié)時還會打電話問候我們,囑咐我們調休時記得回家看望父母”。
最后一次因為發(fā)燒住院前,劉梅芳接到電話緊急前往周家查看病情。縮在被子里、燒得意識模糊的周智夫認出她后,說的第一句話是:“吃飯了沒有?沒吃就等你吃完咱們再去醫(yī)院?!?/p>
“他當時那么痛苦,但首先想到的還是我們?!眲⒚贩技t著眼圈說,“我們打心底里愛戴他?!?/p>
雖然周智夫對他人處處關愛,但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嚴格。2014年7月,周智夫的骨質疏松病情加重,接連發(fā)生兩次壓縮性腰椎骨折,衛(wèi)生所按照專家治療方案為他購買了兩種進口藥。見藥品的外包裝跟以前不同,周智夫馬上問:“這藥需要花多少錢?我吃進口藥符合規(guī)定嗎?需要我出的錢要按規(guī)定收?!钡弥弦?guī)定后,他才安心服下。
衛(wèi)生所所長張杰軍告訴記者,由于醫(yī)療保障標準不同,多年來周智夫和老伴婁淑珍的用藥都是嚴格分開的。一天晚上,老伴的阿司匹林用完了,跟周智夫商量用一下他的藥,他很認真地說:“藥可以借,但你要記住,買藥后必須及時還給我。”
“周老經(jīng)常講,我的待遇是組織上給的,我不能用組織上給的待遇,對家屬進行額外的照顧?!睆埥苘娬f,遲暮之年,周智夫落實待遇標準更加嚴格,近年他每年的實際藥費連醫(yī)藥費統(tǒng)籌年標準的一半都沒有。
多年來,周智夫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三多三少”原則——多為組織著想、多替組織分憂、多給組織添彩;少向組織提要求、少對組織講條件、少給組織添麻煩。上世紀70年代,他調任北京,任第七機械工業(yè)部第七院軍管會副主任,一家四口與另一家擠在60平方米的兩居室里,先后有幾次換房機會,他都讓給了急需的同事。
也是在這一時期,幾個子女正值就業(yè)的年齡,身居要職的周智夫沒有在子女就業(yè)問題上打過一聲招呼。現(xiàn)在,他的5個子女分別生活在江西、重慶、江蘇、北京4個省市,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勤奮做事,干凈做人。
“剛開始我真有點怨他,后來才理解他的苦心,讓我們得到很多鍛煉?!贝笈畠褐苎┪恼f,父親不僅教會了自己獨立,他正直無私的品格更是讓自己一生受益。
“老周常說,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后代留精神?!敝苤欠虻睦习閵涫缯湔f,“他一輩子沒給兒孫掙得什么金銀財富,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保ㄓ浾?王達 通訊員 司儆)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