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不仅在于治愈,还在于陪伴和关怀
新年伊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一位老人搀扶着另一位更苍老的高龄患者,不仅耐心讲解如何挂号和去哪排队,更全程陪诊。
“我眼睛看不清了,腿脚又不好,医务社工帮了大忙。”80岁的李奶奶子女在国外工作生活。有了社区干部和医务社工的接力帮助,独居并罹患白内障的李奶奶解了“燃眉之急”,到医院顺利就诊。
扶着李奶奶走进白内障中心等待检查的陪诊志愿者是刚退休的王琴芳。“刚退休,家就住医院附近,了解到医务社工志愿者项目能够帮助视障患者后,想着发挥余热,我主动报名参加。”她说。
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高水平医术和精密科技的支持,更离不开回归到“人”的深厚关怀。
眼科患者因视力受损或受限,导诊、陪诊、健康宣教等专病服务是患者的关键需求。北京同仁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社工部)副主任韩霜雪告诉记者,为此,医院探索实施“爱暮同行”项目,专门面向老年眼科患者,让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做他们的“眼睛”“耳朵”“拐杖”。
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和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近日,“医务社工专病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在会上表示,医务社工与志愿者的工作不仅是就诊陪伴与服务,更是医患沟通的桥梁,也是患者心理的支点,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
通过医务社工介入,北京协和医院构建涵盖患者教育、心理支持及社会资源整合的服务体系;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社会志愿者“招、考、训、用”标准化管理流程,制定“双五星认定”等激励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6000小时……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落地的友爱“视”界公益项目,正为更多眼科专病患者提供“院内+院外”全流程关爱服务。
“社工和志愿者力量的加入对提升眼科专病医疗效果的作用很显著。”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医生张潇说,但要让这一公益模式更壮大、更可持续性发展,亟待政府、公益组织、医疗机构、企业和社会的通力协作。
项目慈善捐助支持方、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事务眼科及患者团队负责人罗莉莎表示,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不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或公益,更是在构建一个信任与爱的社会网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已有130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探索以“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推进医学人文关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威海市中医院等全国多地医疗卫生机构也在试点推广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的人文关怀提升行动。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志伟认为,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一模式有望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每一次握手、每一句问候,或许微不足道,但依然传递着温暖。这就是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最动人的地方:他们不是医生,却用自己的方式治愈着每一颗因病痛而黯然的心灵。
记者离开时,北京同仁医院医务社工陈继艳正忙着指导新加入的志愿者如何与老年患者沟通。“医学不仅在于治愈,还在于陪伴和关怀。”陈继艳说。
(记者顾天成)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